清风化雨 廉润初心 | 第二十七期:袁了凡向善立身、知行合一
- 2024-04-17 11:35:00
开 栏 语
植廉于心 心有所畏
践廉于行 行有所止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滨州新能源集团一直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精心打造“清风护航 廉心向阳”廉洁文化品牌,不断探索廉洁教育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进一步推进廉洁文化品牌建设,营造崇廉尚洁浓厚氛围,集团纪委策划推出廉洁故事专栏《清风化雨 廉润初心》,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清廉官吏典型和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廉洁故事,教育引导党员职工坚守理想信念“高线”,把好纪律规矩“底线”,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本期推出廉洁系列故事《袁了凡向善立身、知行合一》,敬请关注。
明朝廉吏袁黄(公元1533年—1606年),号了凡,浙江嘉善人,以《了凡四训》享誉四海,是传统善学的集大成者。他考中进士后出任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知县,全身心投入当地建设,勤廉爱民,为民谋利,绩效卓著,成为地方治理的典范。
袁了凡带着敬畏心上任,拟定《当官功过格》:“使地方得受实惠,算三千功。”“加派增粮,算千过。”“听讼能伸冤理枉,一事算一功;能诲诱顽民,平其忿心,使之无讼,算十功。”他把每日所做之事,用正负数字标示善恶,用以自省自律、改过迁善。袁了凡体恤民生、劝农兴农,轻徭减赋、弛禁缓刑,为百姓脱厄解困。他疏通河道,筑堤防涝,因势利导,变水患为水利,推广优良稻种,为百姓开启救生之路。
袁了凡极为重视司法和狱政。《宝坻政书》记载:“先生慎用刑,常终日不笞一人,经月不拟一罪……民有犯罪者,必反复晓谕,令其悔悟自新。”虽审慎用法,要求凡遇诉讼,应当从速审理,“一人在狱,举家不宁,故犯人不可轻系”。他审理诉讼,秉公断案,为冤枉者开解。他对犯罪之人不严刑逼供,而是谕之以理、责之以义,使其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从而心悦诚服。袁了凡审慎用刑,注重以儒家伦理教化民众,他常给狱囚讲行善得福、作恶得祸的事理,犯人听后常常泪流满面。袁了凡任职宝坻第二年秋,连日大雨导致监狱屋墙倒塌,囚犯相互劝诫守法,竟无一人逃逸。宝坻在其治理下,以往弊政得以消除,监狱一空而仓库积存增长二十多倍。县内经济复苏,附近流民纷纷前来落户,文化教育亦大为改观,呈现出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全县“官民和谐,情同一体”。
袁了凡躬行教化,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典范。他廉洁奉公、克己爱民,既严格要求下属,强化其责任心,又如朋友般关心体贴,给予爱护与赏识。他为官以清廉为原则,常告诫同僚:“大抵人生财禄,原有定数,贪者枉自秽污,而终身不能得一毫非分之物,廉者落得清修,而终不失吾命中所有之财。”他力行节俭,对日常生活有详细规定,如约定每次宴会,只备五样菜,不许宰杀牲畜,“随时鲜果,或用一二,不得过丰”,倡导谈诗书礼乐或商讨民间疾苦,不说他人是非和鄙俗之事。
袁了凡上忧国事、下怀黎民,依法行政、以德治民,革除积弊、深得民心。很多百姓供奉其画像,每日供饭上香,用敬神一般的礼遇表达对其崇敬和感激之情。他离任时,除了几大箱书,身无长物,几乎没有路费。父老乡亲十里相送,络绎不绝,从早上拜别到晚上,船还无法启航,场面感人。他离开才十天,当地民众追思感恩不已,自发筹资出力为其修建生祠,祭祀不辍。袁了凡“在任五年,贤声赫赫”,受到二十七次举荐,朝野对其特别关注。随后他主事兵部,奉命抗倭援朝,扭转战局。
袁了凡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其善学思想、善政实践,是廉政文化史上重要一笔,值得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入实践。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领作用。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程,时刻谨记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坚决守住廉洁自律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