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储能勇探索走在前|在运项目58个 装机规模155万千瓦

2023-03-10 21:50:00
超级管理员

在运项目58个 装机规模155万千瓦

山东新型储能勇探索走在前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2月27日    第   13   版)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新型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迅速增加,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山东能源行业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坚持把新型储能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组织、高效率推进,新型储能蓬勃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全省在运新型储能项目58个、规模155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春节期间,最大充电电力89.7万千瓦,参与调峰6次,累计减少弃风弃光电量1650万千瓦时,同比增加83.5%。

坚定扛起新型储能  高质量发展使命责任

2020年11月,泰山科技论坛暨储能与智慧能源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国内知名储能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把脉会诊、支招献策,交流经验、共谋大计,标志着山东储能应用全面铺开,这对山东能源行业乃至整个能源事业来讲,不仅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

       这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内在需求。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国之大者”。山东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步入“十四五”,山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扛起绿色低碳发展使命责任,蹄疾步稳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随着风电、光伏发电比例迅猛增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带来新课题。为此,山东能源行业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聚力推进新型储能加快破题,为全方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澎湃动力。

       这是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技术支撑。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山东深入探索大规模新型储能设施和风光(火)储一体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储能试点示范创建,发挥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开发消纳匹配性好的优势,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电力生产和消费即发即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能量的时空转移和转化,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这是促进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有力手段。传统电力阶段,通过电网精确调度,做到用多少电发多少电。随着“靠天吃饭”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发电时间和电量较难把控,电力系统实时平衡难以把握。新型储能就像一个超大容量“充电宝”,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作为备用电源释放电力,打破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实时平衡瓶颈。同时,电能大规模存储和快速释放,有效填补电网常规控制盲区,实现灵活调节和精确控制,对平抑电力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搭建新型储能

       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山东坚持高点定位、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从总体构架、目标任务、发展路径等系统顶层设计,架起“四梁八柱”,确保全方位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立得住”“立得稳”。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搭建发展“四梁八柱”。出台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意见,统筹谋划新型储能发展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新型储能发展行动方案、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细化年度任务安排和具体工作举措。坚持“目标细化到项目、行动落实到项目、成效体现在项目”原则,先后遴选两批示范项目,共计37个、规模372万千瓦,以点带面探索发展路径,初步构建了“实施意见+行动方案+若干措施+示范项目”总体布局。

       强化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坚持跳出储能看储能、跳出储能干储能,将新型储能建设与清洁能源开发紧密结合,制定出台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网保障指导意见。上述意见明确,坚持“储能优先”原则,将储能配置比例作为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的首要条件,并按照比例排序依次保障并网。2022年,优选项目54个、693万千瓦,共配置储能设施270万千瓦,配置比例近40%,其中最低38%,最高达到42%,有力推动了储能发展。

       强化市场导向,多措并举疏导运营成本。重点发挥电量交易、容量补偿、容量租赁等市场机制,有效疏导新型储能电站运营成本。电量交易方面,支持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交易时报量不报价,并作为价格接受方优先出清。容量补偿方面,对于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新型储能电站给予一定容量补偿。容量租赁方面,依托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统一组织全省范围内新能源项目租赁使用,租赁容量视为配建容量。通过采取以上举措,分别疏导30%、15%和55%左右的运营成本,基本保障了新型储能电站正常运营。

       强化放管结合,能用尽用保障高效运行。优化调度运行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创新应用。在电力供应宽松时段,按照市场化运行方式,实行自调度;在电力供应紧张、新能源消纳困难等特殊时段,按照“应调尽调”原则,实行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新型储能项目建成即可并网,并网即可见效。2022年1—12月,在运新型储能设施基本实现日均一充一放,减少弃电量3.6亿千瓦时,特别在迎峰度夏期间实现满充满放,累计放电0.5亿千瓦时,为电力可靠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技术规范体系。成立山东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标准专家团队,构建涵盖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多层次技术标准体系。另外,坚持需求导向、适度超前原则,启动储能设计、生产、建设、验收、运维、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制定计划,目前已发布实施地方标准4项、立项8项,特别是《山东省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验收技术导则》《电化学储能发电工程检测规程》,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强化过程管控,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行全周期管控,加强新型储能安全管理。项目建设阶段,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投入,积极采用火灾微粒子探测、超前火灾预警等安全防范技术。项目并网阶段,重点围绕存储单元等关键设备,开展涉网安全检测。项目运行阶段,实行在线监测,定期开展整站安全检测;建立火灾应急处置标准化执行范本,特别是结合电化学储能电站事故特性,组织电池舱火灾处理应急演练。

       大力提速新型储能

       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山东能源行业锚定目标任务,拿出“做则必做到底”的干劲,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坚决把蓝图变现实。

       技术路线不断丰富。电化学、压缩空气、制氢储氢等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在运在建规模达到437万千瓦,其中在运规模163.5万千瓦,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在运在建规模297万千瓦,占比达到88%;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铁铬液流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建成全国首个利用退运电池建设的独立储能电站。

       应用场景趋向多元。探索形成独立共享、新能源配建、火电联合调频、移动应急、煤矿清洁替代、煤电制氢等多元应用场景。其中,在运独立共享电站规模97万千瓦,占比达到22%;充放1.5万次移动储能设施成功应用,横河煤矿2兆瓦保安电源清洁替代工程建成投运,华电潍坊3.5万千瓦“煤电+制氢”项目实现试运行。

       产业链条日趋齐备。基本涵盖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行检测等全链条。其中,瑞福锂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碳酸锂市场占有率达到21%;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等龙头制造企业纷至沓来;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设计总包合同规模120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锂电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检验机构——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山东。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依托山东科技大学成立全国首个高校储能专业二级学院,完成首批本科招生70余人;超快可充放电铝离子电池研发进入中试阶段,年产能达到10兆瓦时;组建山东省储能技术创新联盟,涵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30余家,产学研用体系不断健全。

       通过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大幅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清洁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461万千瓦,同比增长22.3%。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572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光伏发电装机4270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新的征程上,山东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的战略窗口期,着力打造“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新发展格局,即“海上新能源+储能”应用带,济南、青岛两个储能应用示范城市,鲁北、鲁西南、鲁中储能多场景应用重点区域,一批上下协同、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突破1000万千瓦。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底部联系


联系电话:0543-3337333

企业邮箱:bzxnyjt@126.com


滨州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八路766号瞰海新天地3号楼